《五灯会元》中记载,黄庭坚随晦堂,即黄龙祖心禅师参禅,他请求禅师指示要领,晦堂就引用了中孔子的一句话,“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者”。意思是你以为我向你隐瞒了什么吗?我没有向你隐瞒什么呀。禅师还反问他平时是怎么领会的,黄庭坚正准备回答,晦堂就说“不是!不是!”黄庭坚顿时觉得迷茫不已。
一天黄庭坚陪晦堂在山路上散步,当时岩桂盛开,晦堂说:“闻木樨花香么?黄庭坚回答:“闻。”晦堂说:“吾无隐乎尔。”黄庭坚顿时大悟。拜晦堂说:“和尚 得那么老婆心切。”意思是和尚的悲心真是太急切了,晦堂笑着说:“只要公到家耳。”只要你到家(了悟本性)就好。晦堂禅师圆寂之后,黄庭坚写了《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》,师生情谊令人感佩:
老师身令七十六,老师心亦七十六。梦中沉却大法船,文殊顿足普贤哭。
一拳打破鬼门关,一笑吐却野古狐涎。四海峥嵘龙象众,鼻头只用短绳牵。
海风吹落楞伽山,四海禅徒着眼看。一把柳丝收不得,和烟搭在玉阑干。
佛家云:“无情也说法”、“青青翠竹皆是法身,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”。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,你可以称它为“法身”,也可以称它为“道”、“本体”,任何一种状况都可以是悟道的机缘,故借香也可以参禅。一个人只有在没有俗务缠身的情况下,才最适合品香,才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,只有心无杂念,才最能品出香和香之外的况味。
先用炭汁将其煮尽,然后再用泥水煮,再用一壶好酒煮尽,最后加半勺蜂蜜,炒制成金黄色即可
将诸香调匀,打篆时旋入少许脑麝
篆香,为有烟香法,适于大空间。
此法始流行于宋,为一种方便香法。做篆香用的模具,叫“香篆”“香拓”,材料有木制、塑料、铜质、合金以及一些新型防火材料等,形状有“福、禄、寿、喜”字,或者莲花、八卦、祥云等图案,复杂的由很多文字组成。短的可以燃烧十几分钟,长的可以燃烧40分钟到两三个小时,更长的甚至可以燃烧连续三四天不断。还有计时的作用,如计时一天或五更,所计时长由大小而定。
炉具:
篆香炉(盘),呈低圆柱形状,炉口与炉底为相同圆形,深度一般较浅,或有盖或无盖。
香料:
香粉
理灰:
取香筷将香灰翻动拌匀,用灰压将灰铺平
印香:
取香篆放在香炉正中位置,用香匙取香粉于篆模上,用香铲将香粉均匀铺入篆文镂空的地方。铺完香粉,用香铲在篆模上轻敲两下,使附着的香散落。
右手拿住香篆的柄,垂直向上提起篆模,此动作切不可犹豫和停顿。可以把沾在篆上的香粉放回香盒内。
点香:
右手取打火机先点好火,喷出的火要软火,且喷嘴要稍长,可伸缩为佳。靠近香炉,一般从左边的图纹为起点。也可以线香为引点香。
(参考文献,《香乘》、《闻香》、《香学六论》、《五灯会元》、《论语》、《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》)
/摄影:无崖子/
/文案:青桐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