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:谢烟客 制香:青桐 摄影:无崖子 技术支持:南宫流云
在熏衣之外,人们看重的,是用熏笼来熏被。牛峤一首《菩萨蛮》就形容闺房里的情景:“熏炉蒙翠被,绣帐鸳鸯睡。”宋人周邦彦《满江红》中也有“宝香薰被成孤宿”之句。傍晚,临睡前,在熏笼上熏香被子,是富贵人家卧室里的场景。
把被子放到熏笼上熏烤,还有一层用处,在寒冷的天气,让被子变得温暖。对比,白居易有一首《秋雨夜眠》交代得很清楚。
凉冷三秋夜,安闲一老翁。卧迟灯灭后,睡美雨声中。灰宿温瓶火,香添暖被笼。晓晴寒未起,霜叶满阶红。
在深秋的雨夜,床前有小炉留着温水的宿火,用于熏暖被子的熏笼下添了香,终夜散着轻轻的香气,所以诗人这一夜睡得非常舒服。“香添暖被笼”,明言熏笼有暖被的意义。
一袭被子经熏笼熏过之后,盖在身上,又舒服又温暖,清爽的气息让人神魂俱适,所谓“惹香暖梦绣衾重”(顾敻《浣溪沙》),似乎梦境都带着温暖的芳香,温庭筠《菩萨蛮》中“暖香惹梦鸳鸯锦”一句,也是同样的意思。更重要的是,香衾可以刺激情欲,给男女之欢增加浪漫,温馨的气氛。于是,就有了温庭筠《更漏子》写道,一位“眉浅淡烟如柳”的女性,会“待郎熏绣衾”——在等待意中人来临的时候,特意把绣被熏香。
合香步骤
【香料】
甘松30克、木香30克、丁香15克、舶上茴香9克、龙脑15克
【调香】
将诸香研磨成粗末,焚之如常法
【作用】 作暖衣、暖被用
“斜倚熏笼”的意象,推测起来,主要该归功于熏被这一奢侈习俗。为了避免衾被沾染土尘,熏被,只能在床上进行,所以,当时有专门用在床上的熏笼。如薛昭蕴《醉公子》:
慢绾青丝发,光砑吴绫袜。床上小薰笼,韶州新退红。叵耐无端处,捻得从头污。恼得眼慵开,问人闲事来。
时间显然是入夜后,词中的女主人公已经卸妆了,随便把一头乌丝挽个懒鬓,全身都缩到一床被子下,倚着床上的小薰笼打瞌睡。被子是用新织的韶州绢为面,染成鲜嫩的粉红色或者说淡肉红色,这一床淡红被子笼住了她的全部身形,旁人只能看到她的一头松丝,以及被下露出的穿着砑光白绫袜的纤足。她这么慵懒的,既不肯正式就寝,又没兴致干别的,其实还是因为心情不好,所以,不管谁打扰她,都会惹她法脾气。
应该说,这首词已经很清楚地交代出,熏被要在床上进行。推测起来,床上放一只小薰笼,本来是在熏香那一床红被,但女主人公像只小猫一样溜到了被子下,拥着熏笼,披着被子,独自闷闷不乐。与她一样,在漫漫长夜,失意的女性们,在遭受失眠的痛苦折磨的时候,躺在枕上无法入睡,或者,根本就害怕不得不独自就寝这样一个事实,往往会选择斜倚着熏笼彻夜孤坐。虽然夜色深了,不免“熏笼香气微”(孟浩然《寒夜》),但熏笼下依稀的残香,以及尚未完全熄灭的炭火,多少还显得有一丝活气,像是一种温柔的安慰。
(参考文献,《香乘》、《花间十六声》、《菩萨蛮》、《满江红》、《秋雨夜眠》、《浣溪沙》、《菩萨蛮》、《更漏子》、《寒夜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