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:谢烟客 制香:青桐 摄影:无崖子 技术支持:南宫流云
(“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薰笼坐到明”。明朝陈洪绶《斜倚薰笼》)
藕丝衫子柳花裙,空著沈香慢火熏。
——唐·元稹《白衣裳》
梳妆已毕,婢侍为古典美人奉上各色锦绣衣裙。昨日,这些衣裙都已经平展在熏笼上,经过了长久的熏香。
服饰的气味香洁,从来都是闺阁中极为重视的一件事。衣服平日收贮在箱、柜里,都要放置“浥衣香”。这是各种香料合成的香粉,包裹起来放入箱柜,夹置在衣服中间,除了熏香衣服之外,还起防虫、防霉作用。到了清代以后,一般都是用樟脑来保存衣服,“浥衣香”不再流行。
不过,要让衣服有美妙的香气,最重要的,要靠“熏衣”这一道工序。熏衣,就是利用香料在熏烤中发出的香烟,把衣服熏得带上香味。这样一道工序,需要特制的熏衣香丸。这种香丸必须用蜜来调和诸香,不能太干燥,否则烧起来烟太多,有焦臭气;也不能太湿,太湿的香丸很难烧,一定要燥湿适中。
为了熏衣,还要有特制的熏笼。一般都是竹编的穹形圆笼,口朝下地扣在熏炉上以受香。熏衣香丸烧起来也是极有讲究的,一定要微火慢然,让散发的香气一点点浸润衣服。所以,熏衣最是消耗时光。熏毕,把衣服叠好收入衣柜放一宿,第二天再穿用,衣上的香气就可以保持好几天。
华丽霓裳摊开在熏笼上,静静接受着异香的熏濡,闺阁中于是终日弥漫着淡淡的香气,这情景深深打动了诗人们,在诗词中,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吟哦着这一份日常的美妙。
香材
臣:沉香60克、丁香皮60克、郁金香60克(细剉)
佐:詹糖香(与苏合油调和,作成饼)30克
使:苏合油30克
【辅料】
新牛粪汁3升、水、清酒2升、蜂蜜(无詹糖香、苏合油、新牛粪汁、水和清酒的实物照片)
【制甲香】
用新牛粪汁3升、水三升同煮,当只剩三分之一汤水时取出,用净水淘洗,去掉上面的肉用慢火焙干。又用清酒2升,蜂蜜半合慢火煮,将酒煮尽,用汤勺搅拌,片刻后用水淘洗去掉蜂蜜,暴晒研磨成末
【调香】
将诸香研磨成末调匀
【窨藏】
把香剂搁入磁罐中,封存窨藏一周后取出熏之,窨藏越久越香韵
防霉除湿袖领留香
【禁忌】
阴虚火旺、气虚下陷者慎用。
(参考文献,《闻香》、《香乘》、元稹《白衣裳》、《画堂》、《说文》、《永竹火笼》、《咏五彩竹火笼》)